《社論》中國特色干預 滬港股市大跌

《社論》中國特色干預 滬港股市大跌

读新闻
美國股市19日一片歡樂,因為道指漲395點,那指漲255點,史坦普500以創史上新高的4839點收市。美股之所以大漲,除了人工智慧熱潮讓科技股持續上揚(特別是輝達、微軟、超微和博通),元旦後連跌數天的蘋果,也告反彈,19日收191元,中盤一度反超微軟,重拾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地位。
反觀中國股市,則一片陰霾。滬指已連跌三年,今年元旦以來,又連跌三周;18日一度跌穿心理關口的2800點,至2760點,創2020年4月以來新低。數天前,王家衛的電視劇「繁花」,說到1992年5月滬市全面放開股價,滬指開市首天,已由100點跳漲至1000點;30年過去了,滬指只漲了1000多點,還在2800點掙扎,實在太不爭氣。而愈來愈像中國金融中心的香港,恆生指數18日受中國影響,也大跌800多點,至1萬5183點,剛好是2021年初3萬點的「斬半」。

股市說穿了,靠的是信心,當投資者對股市失去信心時,股市就會下跌,難以收拾。18日滬港股市大跌,正是中國政府要「領導」股市,習近平對股市大跌不滿,要親自指揮,發出對股市的「窗口指示」,還宣布八項規定。股市運作,由市場和投資者決定,一旦政府干預,運作就必受影響。
習近平16日在「省部級領導幹部研討班」上也作了指示,中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還煞有介事地說,自2012年他上台以來,總結出這條具有中國特色,以及有別於西方模式的金融發展之路。他還作出了八項堅持的規則,重點強調中國的金融事務發展,必須由黨中央統一領導。
其餘的所謂規定,根本就是政治八股,毫無新意,例如「防控風險」和「穩中求進」,這是西方金融經濟的最基本常識,何來理論創新?又如對市場的「法治化」,法治是理所當然,但大陸經濟的「市場法治化」,只是說說而已,什麼是違規,什麼不是違規,一切都由黨說了算;在美國,股票的「內線交易」是嚴重犯罪,任何人一旦觸犯,FBI必調查到底,並且起訴,所以沒有什麼人敢作內線交易。
彭博19日報導,中國最大證券行「中信證券」,被政府禁止進行賣空(short selling)。這是政府直接干預股市運作,目的是阻止股市繼續下跌。對監管部門來說,賣空成為股市波動的原因之一,但股市就是讓投資者和市場自由運作,以決定資金的去向,政府一旦進行干預,立即就破壞了股市的基本運作,投資者就會對股市失去信心。
去年10月代表政府的「國家隊」,曾進入股市,大購國企銀行的股票,藉此拉抬有關銀行的股價。2015年中國曾爆發兩次股災,「國家隊」也曾連番出手,進場「救市」,如果說中國金融真有什麼中國特色,可能就是這種直接干預的方式,這是西方模式所沒有的。
其實,經濟和金融的規律,乃至股市的運作,只有一套,無所謂中國和西方。股市是自由市場,市場的決定,來自自由買賣的無形之手,絕非政府有形之手所能干預。中國的股市發展,「30年只漲1000點」,與此有極大關連。信心一旦破壞,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香港以前是國際金融中心,港股公開透明,有真正的法治,所以運作良好;香港現在受中共全面統治,一切都變了質。領導人一震怒,所有規定立即改變,要市場何用?
中國總理李強,16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表示,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5.2%,但論壇上沒有引起什麼關注,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的GDP一定會在5%左右,因為領導人早在2023年3月的人大決定了是5%,數十年從無例外,領導人說了GDP是多少,就必然達標。這是政治干預經濟的最佳例子。
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的亞太新興市場研究主管(Ruchir Sharma)在達沃斯論壇說,中國2023年增長5%,是相當不錯的增長,但不是真的,因為中國的情況顯示,工業生產、出口、進口、內需和消費,樣樣都倒退,特別是房市泡沫導致嚴重危機,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5%增長的經濟。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也在達沃斯會上說,中國必須進行「結構性的改革」,若無根本性的改革,未來數年的GDP將會跌至4%以下。
國際的警告,不能不注意,股市的漲跌,反映投資者的信心,更不是政治號召,所能輕易改變的。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6 7 1 0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