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心導管支架 如何選

3種心導管支架 如何選

读新闻

3種心導管支架 如何選3種心導管支架 如何選

●威脅生命的心臟疾病中,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重要,占所有心臟病一半以上,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率最高,目前以心導管治療置放心臟血管支架最為常見,但該如何選用最適合自己的血管支架?
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台灣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張嘉修表示,冠心病因血管內膽固醇、發炎等狀況導致斑塊堆積,使血管管腔狹窄、血流供應減少,進而引起胸悶、胸痛、喘等症狀。冠心病的急性病況是「心肌梗塞」,即是血管內的斑塊像不穩定的土堆破裂、產生血栓,使心肌細胞受損、影響心臟功能。
「心臟是全身的馬達」,張嘉修說,一旦心臟功能不好,就難以維持一定的血壓跟心跳,容易引發心因性休克或是致命的心律不整,因此心肌梗塞猝死率高達3成。
一般冠心病症狀屬於「心絞痛」,張嘉修表示,通常運動時才會發生,發病初期先以藥物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應做心導管檢查,如果血管已有7成狹窄、僅有3成血流通過,就要考慮「血管重建」。
張嘉修表示,如果血管病灶單純,僅1、2條血管有問題,可以心導管介入手術、置放血管支架治療為主,盡速打通血管,讓血流恢復;若是3條血管都有問題,或源頭主幹血管有病灶、血管品質不好(太硬或過度擴大),或曾經做過心導管再度阻塞等,會建議「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
一般支架 半年再狹窄率2成
血管支架分3類型:一般金屬裸支架、塗藥支架及可吸收式支架。張嘉修指出,支架是空心網狀結構,利用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讓血流可以通過,因此血管的內皮細胞會與支架接觸。
一般裸金屬支架沒有「塗藥」,容易讓血管細胞過度增生,半年內再狹窄率約2成;塗藥支架是支架上有藥物(如Limus)可抑制細胞過度生長、修復平整,半年內再狹窄率約2%;可吸收式支架置入後,會漸漸被身體吸收,讓血管重新修復,半年再狹窄率約2%。
塗藥支架 經濟許可建議採用
張嘉修表示,裸金屬支架適用於病灶單純、年紀較輕的心肌梗塞患者,原因在於其結構較弱,血管中的斑塊如果太硬,在術後三個月內,再度心肌梗塞的機率高於塗藥支架。在病患經濟許可狀況下,大多會建議採用塗藥支架,其研究多效果相對好。
張嘉修說,置放支架需從股動脈或橈動脈進入,如果是緊急狀況或休克、心跳過慢等嚴重情況,會從鼠蹊部的股動脈處理,可選擇的器具較多;9成則會選擇從手腕的橈動脈執行,血管小、出血風險低,傷口僅2mm大小。術後2小時病人即可下床活動,但須加壓固定4至6小時,因有使用顯影劑,需補充大量水分。
術後注意 避免三溫暖、SPA
張嘉修說,置放支架是讓原本狹窄血管回復正常大小,但仍要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運動也有助於心血管保養,要避免溫差過大活動如三溫暖、SPA等;術後持續吃抗血小板藥物,避免狹窄狀況再發生。(李青縈)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5 4 1 8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