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暹豐:看台灣教育危機和轉機

黃暹豐:看台灣教育危機和轉機

读新闻
【記者陳聯芬/曼谷報導】泰國中華會館理事暨泰緬工商協會會長黃暹豐隨李那隆理事長一行參訪台灣,對台灣各個面向進步與發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黃暹豐表示,一連7天的拜會行程中,感受到台灣教育十幾年隨著世界的全球化的變遷,台灣社會和生活方式無可避免遭到破壞及影響。
黃暹豐會長表示,重遊台灣首先感受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民生問題,隨著日益高漲的經濟狀況,生活成本跟著暴漲,儘管人民收入也隨著通貨膨脹率而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活成本的上漲,人民最低工資標準雖然高達26400新台幣(泰銖/新台幣匯率相差無幾),但擁有學士學位的普通員工,月薪約在28,000-30,000新台幣左右,租房住宿大概是8000-10000新台幣左右。
黃暹豐表示,在他看來基本的旅費雖然沒有泰國那麼貴,但每天至少要花100新台幣,每天伙食費至少300-500新台幣,吃麵就跟泰國的粿條一樣,一碗麵60-180新台幣,要看吃的是什麼麵。他觀察:「台灣的早餐光是豆漿和一些燒餅油條,每餐約需花費新台幣100元左右,這只是基本資料,因此可以看出,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如果沒有家人的資助,進入社會謀生是很困難的!
黃暹豐指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選擇能夠幫助生存和安全的職業,這是新一代必須要慎重思考的問題,每個人都必須相互競爭來選擇學習領域,讓未來有穩定發展,因此,這個學習科目的領域如果沒有光明的前景,孩子就不會感興趣;家境優異的人不是問題,但家庭中低收入者,未來生存會很困難,因此需要奮鬥,找到方法來學習突出的科目領域。
黃暹豐強調,跟他在台灣求學時代不同,當今台灣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等社會問題,不但許多大學面臨招生越來越困難的處境,加上有些科目課程逐漸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種種因素加起來,造成教育危機是不爭的事實,使得勞動力日益短缺,這是台灣必須從海外輸入工人來取代國內工人的原因。
另外,他所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人,發現新一代並不追求大家庭的生活,有人甚至根本不想結婚,在台灣求學期間,政府推動兩個孩子恰恰好政策;但如今新一代認為生養孩子是一種負擔,造成人口降迅速下降,老人社會已然來臨,但是醫學相關人員與公共衛生服務企業,有願意做的人並不多,因為這行業是需要耐心和愛心的工作,且收入不如預期。
這次政府邀請泰國中華會館的理事們到台灣訪問,拜會了僑務委員會和另外兩所大學,黃暹豐指出,他曾就讀成功高中,度過美好的時光,該機構是支持僑生的機構,但這幾年政府大大削減了該機構的角色(海外華人後裔群體,已很少有像現在這樣的機會),當出現教育危機的問題時,台灣政府非常關切,因此責成教育部、外交部和僑務委員會共同尋找吸引外國學生赴台升學的方法,以解決上述教育危機問題。
黃暹豐會長表示,泰國中華會館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所創立唯一的海外華人社團,至今仍使用正體字的華人社團,而且會員大部分是台灣的校友,和台灣非常親近,這應該是台灣政府機構僑務委員會邀請中華會館理事們前往台灣參訪的原因。

黃暹豐:看台灣教育危機和轉機

黃暹豐重遊台灣,右為泰國中華會館李那隆理事長。黃暹豐提供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4 3 3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