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時代影武者 戰爭空頭交易

《社論》新時代影武者 戰爭空頭交易

读新闻
在各方周旋下,10月爆發的以哈戰爭逐漸獲得控制,然而在此同時,兩名教授天外飛來一筆的報告,把中東局勢的實體戰場,重新在金融市場再度炒熱。
由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米茲(Joshua Mitts)和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成員、現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傑克森(Robert Jackson)共同撰寫的分析報告《靠恐怖交易》(Trading on Terror?)聲稱,空頭交易員其實事先知道哈瑪斯的突襲,進而放空以色列最大銀行以色列國民銀行,因此獲利32億謝克爾(約合8.65億美元)。
然而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巴戈特(Yaniv Pagot)直指該報告「不準確且與事實脫節」,首先,以色列國民銀行的股票是以阿戈羅(agorot)計價,而1謝克爾相當於100阿戈羅,意味著事實上空頭交易者只賺了860萬美元,而非8.65億美元,報告將利潤誇大了100倍。
雖然數字上出了錯,作者後來也更正改用正確貨幣,但作者仍堅持報告其餘部分無誤,宣稱在10月7日哈馬斯突然襲擊之前的幾天,以色列國民銀行股票以及追踪以色列公司的ETF的空頭部位,急劇增加。
然而,以色列證券管理局雖然承認以色列國民銀行遭到放空,但表示在10月7日之前並未發現可疑交易活動,無論是誰在放空,對當地監管機構都是完全透明的,因為要放空就必須與以色列證交所成員簽署股票借貸協議。哈馬斯人士或代表他們的空殼公司不可能出面簽署股票借貸協議。研究者應向以色列證交所成員求證,以了解放空流程在以色列是如何運作的。
兩位教授試圖將某支股票的放空與恐怖攻擊聯想在一起,讓人聯想到美國911事件後,也曾傳出航空公司事前遭到放空的論調,美國監管機構當時雖也進行深入調查,但從未發現交易中有任何異常情況。
不過從市場交易角度來看,該報告有點像是管窺之見。這項研究的核心前提是空頭事先知道攻擊事件,所以10月2日空頭交易數據激增。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彙編的以色列股票ETF交易,在以色列遭襲擊前五天幾乎100%被放空。聽起來似乎很糟,但其實FINRA短期交易資料只是片面;甚至它可能只是一個毫無價值的統計數據,因為大部分巨額交易量都是「暗池交易」(dark pool),由大型合格基金在場外交易資產。
再者,在FINRA監管下總資產不到2億美元的以色列ETF空頭部位激增,並不罕見,因為在同一期間內,有好幾個國家ETF的放空比例也幾乎相同。
放空是一種投資策略,投資人借入押注價值會下跌的股票。但這種操作不適合膽小的人,因為看似注定要下跌的股票可能會突然上漲,讓放空者付出巨大的代價。許多觀察家認為放空雖不違法,但有點不道德。不過它已變得非常普遍,許多投資客如今反而認為它是股價可能上漲的反向指標。
如今全球化的私營部門與戰爭密切相關:某些公司會遭受嚴重損失和重創,但也一定會有一些贏家;而無論輸贏,交戰的國家經濟肯定面臨重創。俄烏戰爭就是最佳代表,它是歐洲史上第一場伴隨著空頭大發利市的陸地戰爭;坦克戰機和市場空頭成為21世紀戰爭相互伴生的好兄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經濟環境,與之前發生在歐洲的任何戰爭都截然不同。從戰爭前幾個月的部隊集結,到開戰後的農礦產品禁止出口,都讓金融市場空方很早就開始布局,放空俄烏兩國商品和企業,這種行為在道德層面上的確不足取,但卻是合法的投資操作手法。
這兩年經歷過俄烏和以哈戰爭之後,放空交易似乎已成為預測戰爭的避險工具之一;它也成為一面很好的鏡子,讓那些面臨入侵或其他地緣政治混亂風險國家的企業,了解可能面臨的股價動盪和潛在經濟損失。
至於哈馬斯放空以色列國民銀行獲取暴利的報告,學界普遍認為這項研究「有趣,但粗糙」,因為有些放空交易是「未卜先知」,根據對未來事件可能性進行的評估;但有些可能只是反映交易活動的演算法,因而放大正在發生的價格變化,並非對未來事件有任何具體了解。
無論如何,這仍是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領域,有助預測未來事件發生的時機,並有助於切斷恐怖分子和其他人利用內幕消息,從恐怖活動中獲利的能力。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9 9 6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