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大選 候選人雙重國籍疑雲再起

《社論》台灣大選 候選人雙重國籍疑雲再起

读新闻
中國大陸介入台灣大選,但可能幫倒忙的事例愈來愈多。島內傳聞有里長組團赴大陸,受國台辦招待,並暗示支持特定候選人;近日再傳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擁有美國、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源頭和在X(過去推特)常以英文發貼文的「ShanghaiPanda」(上海熊貓)有關;柯文哲的搭檔、新光集團第三代吳欣盈也被質疑仍擁美國籍,被檢舉後,中選會已請外交部協助查證。台灣大選抓「外國代理人」,曝露美台關係的糾葛複雜,除了查核和尊重事實,似不能汙名化所有雙重國籍的人。
蕭美琴的國籍遭質疑,其實是2002年的老話新炒,卻仍引起很多選民質疑。經查證,美國政府「聯邦公報」,2002年7月22日確曾公布放棄美國籍名單中有Bi-Khim Louise Hsiao,即蕭美琴英文姓名用台語羅馬拼音的Hsiao Bi-Khim,證實她已放棄美籍,當年才順利列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此後當選立委四次,2020年出任台北駐美代表,11月30日請辭參選。
蕭美琴出生於日本神戶市,父親蕭清芬是台南人,曾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是深綠背景;母親Peggy Cooley是歐裔美國人,蕭美琴成歷來首位有外國血統的副總統候選人,她確實曾擁美國籍。在母親調教和回美國受教育下,她英語流利、沒有外國口音,如只耳聽她講英語,可能誤認她是純正美國人。她搭上美中關係惡化的順風車,使她駐美如魚得水,與美國政要溝通無礙,對增進台美關係有其貢獻和成績。
但中國社媒平台,包括ShanghaiPanda都說,蕭美琴「中文不會說」、「與美國官員有私情」,拿她的血統和身分作文章,質疑賴清德、蕭美琴組合「諂媚美國、出賣台灣利益」、是「美國代理人」等,但很多指摘不符事實,在台灣反而可能收到反效果。
台灣很多選民質疑蕭美琴有雙重國籍,呼籲國民黨拿它打文宣。包括一個退休外交官群組,也引用蕭美琴在2002年華視新聞的談話辯稱,如果放棄美籍,只有華僑護照,就無法取得日本、泰國、美國及許多歐洲申根國家簽證。美國在台協會官員也告知,放棄美籍又沒有台灣身分證字號及永久居留權護照,美國法律會把她當作無國籍人士,可能連在台灣居留都有問題,因此無法放棄美籍。
有人指責蕭的說法推卸責任、渾水摸魚,蔡政府讓美國人擔任中華民國駐美代表,本身就是錯誤,名不正,言不順,難道是在執行美國的外交政策?台灣選民,尤其藍營支持者,既寄望美國保護台灣安全,又痛恨雙重國籍者出任公職,2002年舊事已時過境遷,蕭已放棄美籍,拿它來攻擊蕭美琴,反映台灣社會複雜的情結。
雙重國籍很多國家都存在,只要本國法律不禁止雙重國籍,很多國家的政治人物、富商、中產階層和家屬熱中追求美國籍,以色列和台灣都是案例。台灣過去參選公職者發生過多次國籍風波,最著名案例是李煥的女兒、立委李慶安因擁美國籍,被註銷當選資格,並被判有罪,但二審時改判無罪定讞。
雙重國籍是國家的資產或負擔?1949年迄今,美國至少有逾百萬中華民國或台灣背景的移民,中華民國和美國法律都默許雙重國籍,美國政府更心知肚明,出入美境證照查驗給予方便。台灣很多人追求或羨慕擁有美國籍,又質疑雙重國籍「不忠」、「效忠美國等於背棄台灣」,顯露愛恨交織的矛盾情結。
美台關係歷史久遠且密切,共享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國家利益較一致,擁美台雙重國籍或許較不易因雙重效忠而出現矛盾。美國採全球課稅制,許多台灣富商被迫放棄美籍,以規避重稅或美台政府雙重課稅。但台灣有多少公職、名人擁有美籍?類似1988年中山科學院張憲義上校向美國通報台灣在祕密研製核武器,明顯是CIA的間諜,這類人有多少?美國政府自有一本密帳,而美籍或「前美籍」人士出任外國政府要職,可能是美國所願見。
歸化入美籍的門檻不低,放棄美籍同樣須經繁複程序,國稅局查核財產和有無欠稅費時最久,也是最主要關卡,2020年有逾5800名美國人獲准放棄美籍。台灣過去有人假裝放棄美籍,迴避質疑,後來又恢復美籍。
柯文哲提名吳欣盈參選副總統,藍綠營都質疑她擁雙重國籍,她強硬聲明已放棄美籍,「這是我和美國政府的事」,拒絕公布棄籍證明,雙重國籍引來撻伐、人人喊打,讓僑胞不免唏噓感歎。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2 8 1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