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國動作頻頻 重申一中制約兩岸

《社論》美國動作頻頻 重申一中制約兩岸

读新闻
台灣總統大選揭曉同日,美國總統拜登重申,「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國務卿布林肯等官員都強調,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不變,是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美國除了安撫北京,也在約束賴清德選前說「堅持不走回一中老路」可能的冒險,兩岸都不能踰越改變現狀紅線,意味台海將繼續「冷和平」狀態;而中共如取消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中各種惠台政策,台灣每年可能失去對陸貿易700億元順差,經濟受重擊,賴清德能否政策「髮夾彎」化解危機,情況不樂觀。
美國重申「一中政策」,和中共的一中內涵有微妙差異。美國強調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台方宣布台獨或陸方發動武統),不支持台獨,支持兩岸對話,期待兩岸以和平、不受脅迫,且能為兩岸人民接受的方式解決歧見,意味美方不會施壓賴清德與北京接觸,會依六項保證繼續協助台灣強化自衛武力,深化美台軍事合作。美國14日還派遣前高官組成的訪問團到台北,確認總統當選人的政策。
與其說美中要「共管」台海,不如說,美國結合各盟邦強力遏制中共,確保台海現狀不變下,中共嚇阻台獨,但也是「被管」一方。主導權掌握美國手中,中共如動武將開啟潘朵拉魔盒,習近平決策如夠理性明智,應不致採進犯台灣的下下策。
美國對台做法益趨檯面化,此包括,一,美國所有做法都著眼把台灣置入美國戰略利益框架,予取予求。拜登、眾院議長強生、前眾院議長裴洛西和眾多議員選後第一時間發表言論。美國代表團抵台訪問,有評論認為,美國把台灣視如「領地」,台灣徹底變美國的傀儡。
二,台灣「疑美論」者認為,美國將台灣放進鳥籠,已成美國傀儡,AIT前處長包道格的話最具象。他說,「零意外」是他給台灣新領導人的建議,賴清德應善用與美方密切溝通管道,確保美方事前知道台灣任何可能影響兩岸現狀的意圖或行動,這是管控兩岸緊張和兩岸議題的重要方式。
從這些角度看,蕭美琴是生動註腳。她有一半美國血統,其母蕭邱碧玉(Peggy Cooley)是道地美國白人,蕭美琴任台灣駐美代表期間,與美國國務院官員水乳交融。美國樂見她當選副總統,日後可能肩負台美更多溝通重責。
雖然台灣藍綠政黨都和美國交往密切,但國民黨主張「九二共識」,與北京和平交流,從選前美國智庫、學者或官員言論,都暗指民進黨更符合美國利益,美國樂見賴清德當選;國民黨內外交困,與主流國際情勢和民意脫節,輸得不冤。
台灣被放進美國利益框架下嚴管,如何維持自主性,是台灣朝野面對的嚴肅課題。尤其兩岸ECFA北京如拒絕繼續讓利,調高關稅、減少台灣農產進口等,即使台商已大量撤出大陸,轉進東南亞等地,但台灣對大陸每年600億至700億元順差,農產品銷大陸都很重要。賴清德當選後如再惡化,台灣要趁機另尋出路,或讓人民同遭其禍,「務實台獨工作者」面對比蔡英文更險惡的挑戰。
台灣邦交國在蔡英文執政期間從22國跌至13國,現在又丟掉諾魯的邦交,賴清德能維持多少?是讓台灣增加國際能見度,或情況更黯淡難以維持現狀?都是賴清德的新難題。
選前流傳,指美國有三個最危險朋友:烏克蘭的澤倫斯基、以色列的內唐亞胡和台灣的賴清德。美國懼怕被三個朋友拖入戰爭,迄今已援烏克蘭750億元和巨量軍備武器;美國歷年援以色列更達1580億元,俄烏和以哈兩場戰爭就像無底洞拖累美國,美方因此極力想管住兩岸,避免引發美中戰爭,拜習峰會已有溝通。
美國提防和中國開戰,不是愛國粉紅們宣稱的中國多強大,經貿科技領域,美中正進行無硝煙戰爭,美國被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拖累20多年,兵疲馬困、國民厭戰,亟需調養生息振興國力。美國空前慎戰,不表示無力開戰,而台海如成火藥庫,兩岸同胞同遭其大害。
台灣的民主觸怒北京,誰當選,中南海都不高興。這次台灣選舉海外大陸移民空前關注,網上盡是感歎大陸政治走回頭路、經濟低迷,更寄情台灣民主自由,能為中國未來開新路作借鑑,讓人民有機會選擇領導人。中共網上全面封禁台灣選舉、賴清德當選等詞彙,北京最害怕和更難防堵的,正是這條人類發展的正確道路。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6 4 4 8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