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若贏烏 WSJ:3年內可攻他國

俄若贏烏 WSJ:3年內可攻他國

读新闻

俄若贏烏 WSJ:3年內可攻他國

俄國明年國防支出將增加,對北約國家造成潛在威脅。圖為俄國一座生產裝甲車的工廠。美聯社

 【編譯中心/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11日報導,冷戰結束以來,歐洲軍隊整體戰力疲弱,北約靠美軍撐場面,儘管歐洲並未面臨來自俄羅斯立即的軍事危險,但西方世界的軍事及政治領袖認為,要是俄國打贏俄烏戰爭,俄軍有能力在戰後34年內就完全重整軍備,再對其他國家發動攻擊的能力。

 美國占去年北約國防預算近七成,反觀北約31國今年僅11國可望達成國防支出占經濟產出2%的目標。現況是,美軍的主要盟軍英軍,僅有約150輛可部署的戰車與12門可用的長程火砲。英國雖是國防支出最多的歐洲國家,去年卻一度將腦筋動到博物館頭上,想將展覽的多管火箭砲改良後軍援基輔。

 全歐國防支出次高的法國,重型火砲不到90門,約等於俄軍每月在烏克蘭戰場損失的數量;扼波羅的海門戶的丹麥更淪落到一門都沒有。一旦開戰,德軍的彈藥只夠打兩天;荷蘭則在2011年解散最後一支戰車部隊。

 預算長年削減已大幅削弱歐洲國家生產武器的能力,大多數政府鑒於經濟成長緩慢及人口高齡化,反對大砍社福支出以挪用於國防。英國華瑞克大學教授金恩說,由於歐洲沒有明顯的威脅,美國軍力又在全球占優勢地位,不願在國防花錢的歐洲已「自廢武功」。

 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說,即使北約國家整體經濟和工業能力勝過俄國,但在武器生產上「我們自甘讓俄國超越」。烏克蘭現在陷入消耗戰,若「我們不認真生產軍火」,來自俄國的戰爭威脅可能「距離我們愈來愈近」。

 俄國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雖促使北約國家增加軍事支出,但增速緩慢,歐盟國防支出近十年增幅為20%,但俄國和中國國防預算卻分別增加約300%600%

 據愛沙尼亞的軍事情報,若俄烏戰爭現在就結束,俄國花35年就足以重建再對其他國家發動攻擊的能力。

 據悉,支持烏克蘭曾是歐美各國的跨黨派廣泛共識,但如今無論在歐盟還是美國,都成了政治討價還價的籌碼,令烏克蘭近期所獲的新援助承諾銳減,抗俄反攻力度可能無以為繼。

 此外,俄羅斯一項11日生效的政府法令,規定被禁止出國旅行的俄國人,必須在接獲通知後的5天內,將護照繳交給有關當局。

 這項決議指出,因為被徵召入伍或服替代役,而讓旅行權利暫時受到限制的人,必須另外提供軍人的身分證件,以證明他們已經服完役。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6 1 8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