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糖友外食最優選 可自行搭配菜色

自助餐…糖友外食最優選 可自行搭配菜色

读新闻

自助餐…糖友外食最優選  可自行搭配菜色

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更要謹慎選擇食物。(圖/123RF)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不少人的三餐都靠外食解決,但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更謹慎選擇食物。營養師提醒,要學會看「食品標示」,而非單純看熱量,用餐地點建議選擇可自行搭配菜色的自助餐、加熱滷味、鹹水雞攤等;而超商的產品大多有清楚食品標示,也是不錯的選擇。
含醣食物會造成血糖飆高不穩定,糖友在家用餐比較容易掌控食材,在外食建議方面,不同類型的糖尿病患者,會有不同的飲食建議,本文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飲食建議為例。
要學會分辨6大類食物
台灣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婦幼營養推動暨品質委員會副召集委員吳芃彧說,要依照患者的身高、體重、運動量,也就是生活需要消耗的熱量,換算每個人每天需要吃多少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主要的熱量來源,每個人的狀態不同,需要經由向營養師諮詢、討論自己的「個人化餐盤」方能瞭解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吳芃彧表示,用餐地點建議選擇有飯、有菜、有肉的店家,例如可自行選擇搭配的自助餐、加熱滷味、鹹水雞等,可自行搭配蔬菜、蛋白質、澱粉等食物的份量、比例,對六大類食物瞭解愈清楚,愈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餐點,吃想吃的又能吃飽。
吳芃彧說,部分食物的料理方式,會加糖、勾芡等,就可能導致血糖上升,如果換了不同店家,可藉由自我血糖監測,來掌握食物對自己的影響。
即便網路上有各種不同的衛教文章,但還是要檢視實際營養需求量。吳芃彧舉例,上班族、運動員、孕婦等不同狀態的糖友,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也不同,需要個人化的飲食計畫。建議在外用餐時,盡可能選擇自我掌控性高的地點,以滷味攤為例,麵、丸子、米血等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就要評估可以吃多少量。
輕食配菜 注意是否為澱粉
至於不少人會選擇的輕食餐盒,吳芃彧說,這類食物一般較不會過度添加油脂或調味,也常常使用全穀雜糧等纖維含量高的澱粉,但份量較少、價格也比較昂貴,部分消費者可能會考慮CP值而減少購買。
購買時要注意,部分健康餐盒標榜健康,但內容物不一定均衡,例如可能搭配炒冬粉、玉米等配菜,導致餐盒中蔬菜不足、全穀雜糧過多,所以要學會分辨六大類食物,還是控制血糖最重要的策略。
麵店用餐 多搭高纖蔬菜
吳芃彧指出,到麵攤或小吃店的點餐方式,就要看自己當餐可以分配到的醣類額度,決定吃麵的份量。建議搭配高纖蔬菜,例如青菜、海帶、小黃瓜等,減少麵類澱粉對血糖的影響。
不過,如果只有青菜配澱粉容易吃不飽,可選擇蛋白質豐富的主菜,例如牛肉麵、排骨麵,如果是肉量較少的麵類如陽春麵、餛飩麵,則可以搭配小菜如肝連、嘴邊肉,或豆干、滷蛋等增加蛋白質,用餐順序為蔬菜、蛋白質、澱粉,讓血糖上升較慢。
雞胸肉配豆漿 不夠均衡
如果在超商用餐,吳芃彧建議可選擇雞胸肉、溫沙拉、冬筍、玉米筍等,都是不錯的原型食物。以蔬菜為主的小包加熱滷味,搭配三角飯糰作為該餐的碳水化合物來源,1顆大概是2份左右的醣,也可以選擇一條小地瓜,是很棒的高纖澱粉。
不少人會選擇無糖豆漿搭配雞胸肉當作一餐,吳芃彧說,這屬於高蛋白餐,雖然沒有攝取醣類,對血糖影響相對小,但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根本,缺乏時容易造成肌肉流失,而長時間的高蛋白、低碳水飲食,仍需留意增加膽固醇或腎臟負擔等風險。
看營養標示 選高纖維食物
吳芃彧鼓勵糖友學會看「食品標示」,而非只看熱量。以現在的標準化營養標示為例,在碳水化合物的欄位下有「糖」和「膳食纖維」,首先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量,以及該包裝含「幾份」,確保食用量跟營養標示是否相符。
而碳水化合物的換算方式是以1份醣15公克計算,經由營養師計算後提供營養處方,瞭解自己一整天可以吃幾份醣後,將碳水化合物標示的數值除以15,就知道吃掉這個包裝食品後,會攝取到幾份醣。
進階一點則可看膳食纖維含量,吳芃彧說,當兩個食品的碳水化合物份量差異不大時,可優先選擇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例如超商便當碳水化合物的量差不多,建議選擇膳食纖維較高的那一個,可能其中含蔬菜較多,或有使用大麥、高麗菜米、紫米等,纖維含量高的食材,對血糖控制比較有利。(賴昀岫)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6 1 1 1 7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