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減肥藥百家爭鳴 爭奪40億人市場

《社論》減肥藥百家爭鳴 爭奪40億人市場

读新闻
製藥公司在現代社會往往成為抗議的目標,從以前的愛滋用藥,到現在的新冠用藥,乃至未來治療阿滋海默症新藥,大家往往認為這些製藥公司罔顧公益、唯利是圖,但是製藥公司也抱怨,新藥的研發往往經年累月,沒有長期投資以及合理的利潤,不可能有成效。
最新的爭議是減肥用藥;從安進(Amgen)到輝瑞(Pfizer),幾乎所有製藥公司都在想辦法打入這塊利潤豐厚的減肥市場,以與現存的兩款,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Wegovy,以及禮來公司(Eli Lilly)的Zepbound競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至30之間的成年人被歸類為超重,BMI在30或以上則被歸類為肥胖,全球有超過十億人肥胖,還有更多人超重。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5年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約40億人將超重或肥胖。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患有肥胖症,讓他們更容易患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
對於每個新年許下心願、承諾改善生活的人來說,減肥總是排名在最前面的願望,減肥藥的問世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說是現實生活中的救世主,到本世紀末,這個市場將至少達到1500億元。
雖然這個市場足夠大,足以支持多家藥廠分食,但目前共有70種新的肥胖療法正在開發中,其中6種正在等待FDA監管審查。隨著需求激增,預計將有更多公司進入試驗的最後階段並尋求批准。
減重藥物已被證明可以減輕最多20%的體重,這是伴隨著治療二型糖尿病而意外發現的,其原理是模仿進食後腸道釋出的一種激素,透過抑制食慾,以欺騙身體和大腦的方式,讓人感覺有更久的飽足感,來幫助人們減肥。
高盛分析師研究顯示,40多歲至50多歲的女性最有可能使用減肥藥。而且這些女性並沒有像預期般減少巧克力或酒精的攝取量,反而購買更多美容產品;食品業預計這股趨勢並不會對銷售產生重大影響,客戶將繼續購買他們最喜歡的品牌,只是數量較少,因此食品業者早已未雨綢繆,開發低熱量、低卡路里的小包裝產品,以應對減肥藥風潮再起可能帶來的衝擊。
更有甚者,這些療法可以改善數百萬人的健康。某些研究甚至證明它們還有其他功效,像是可以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和關節炎等其他嚴重疾病。
這些藥物並不完美;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腹瀉和嘔吐,使用者必須終生服用藥物才能減輕體重,一旦停止,體重就可能回升;因此有些人將這些藥物比喻為鴉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正在調查減肥藥物的副作用,因為在藥物試驗階段,通常只有數千人參與研究,但當數十萬人開始使用時,往往會發現有不知道的副作用。
減肥藥物的另一個缺點是它並不便宜,每月藥費起碼超過1000元,而且大多數保險都不承保。不過好消息是:10年後第一批減肥藥物將失去專利。這將使學名藥製造商能夠生產更便宜的版本,價格將會大幅降低。
減肥藥物的出現,證明肥胖並不是先天因素,而多是後天形成的。肥胖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久坐的工作和大量廉價、高熱量的加工食品,讓腰圍不斷擴大,而體重過重向來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為了降低風險和促進健康,減肥可能是必要的。但減肥本身不應該是最終目標,重點應該放在整體健康。減少攝取量和抑制食慾,還需配合有意識地確保身體獲得支持健康所需的營養。
此外,長期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也很重要。當一個人停止服藥時,原本要治療的病症常會復發,就像停止服用高血壓藥物,而不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高血壓就會回歸,治療膽固醇和肥胖症的藥物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世界上約有10%的人挨餓,而過胖的人也有相似比例。肥胖的恥辱,讓太多人生活變得悲慘;科學的進步能夠給人類生活帶來改變,但是要注意負面效應,才能真正造福更多人。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6 5 6 8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