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陽別只當痔瘡 快做大腸鏡檢查

篩陽別只當痔瘡 快做大腸鏡檢查

读新闻

篩陽別只當痔瘡 快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示意圖。 (圖/123RF)

●台灣衛福部2023年死因統計,大腸癌奪走6791位台灣民眾性命,台灣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糞便潛血篩檢結果陽性後務必進一步追蹤,不少民眾誤認為只是痔瘡,反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超過1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風險飆升2.8倍。
大腸癌患者林先生到醫院看診,剛好告知符合免費大腸癌篩檢資格,發現篩檢過程簡單,就接受糞便潛血檢查,透過採便檢查發現異常,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發現為大腸癌第1期,林先生積極配合手術切除病灶,術後恢復良好,後續僅需定期追蹤。
根據台灣國健署癌症登記分析資料顯示,大腸癌第0至1期的個案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第2期個案5年存活率尚達8成以上,但等到第4期才被發現則5年存活率不到2成。
吳昭軍說,50至74歲2年內未接受大腸癌篩檢的民眾要趁早接受篩檢,並應定期接受篩檢,才能在尚未出現臨床病兆前,及早阻斷癌症的發生。有部分民眾做糞便潛血篩檢結果為陽性後,誤認為只是痔瘡,或不小心流血又再檢測1次,結果呈現陰性後,就沒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研究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將增加30%;超過1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風險則為2.8倍。
大腸癌是可預防癌症之一。吳昭軍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腸胃道沒有不適,也沒有血便等症狀,就不用做篩檢,然而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透過定期篩檢可以發現異常。
國健署指出,大腸癌的發生與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久坐不動、愛吃燒烤與紅肉或肥胖等因素,皆可能導致大腸癌的發生,再加上沒有定期篩檢,大腸癌發生率的風險就會增加。(記者鄒尚謙)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6 4 5 4 7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