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腐敗金」每年高達5000億

政府部門「腐敗金」每年高達5000億

读新闻

政府部門「腐敗金」年增5000億銖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泰國反腐敗組織秘書長估計,泰國政府部門的「腐敗資金」每年高達5000億銖;這些巨額腐敗資金到底流向何處,誰又參與其中呢?

 

腐敗問題被認為是泰國長期存在的類似於「鐵鏽」的大問題之一。儘管過去很多部門都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避免變得更加嚴重。但這一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明顯緩解。

 

最近,出現有關政府部門腐敗的數據,這些被認為是「罪惡資金」的腐敗現象很難找到辦法將其從泰​​國根除;根據泰國反腐敗組織秘書長瑪納博士提供的信息,他詳細介紹了政府部門的腐敗情況,指出每年政府部門因為腐敗產生的「罪惡金額」可能高達5000億銖。

 

對於政府部門的腐敗,馬納博士認為,主要原因來自「貪公、詐民、部門間的行賄」這3種形式。這些災難還不包括對國家、人民和諸多行業帶來的附帶影響。

 

對於政府部門的貪腐欺詐問題,總體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貪污國家公款


貪污公款的行為其中大部分是政府採購提成,每年價值2000-3000億銖,變動或回扣損失平均占各類政府部門投資採購預算的20-30%。根據時代的不同,這一數字可能會更多,也可能會更少。


其次是通過利用國家來貪污,例如:政府部門在PPP計畫中對私營部門提供不必要的補貼,不適當地延長對私營部門的優惠期限;電力局投資數十億銖建造高壓電線桿,以支持向某一個私營部門輸送電力,以及以昂貴的價格從私營部門處購買電力,而且購買的電力超出了必要的範圍。從採礦特許權中,人為地收取較低的特許權使用費,以低價租用政府土地等。


像這種利用政府資源造福私營部門的現象,政府官員往往誇大藉口並隱瞞重要資訊,使社會難以了解事實,以及難以研究真實的損失價值。


另外,還有盜竊、挪用公款現象,如挪用向遊客收取的國家公園門票,或不按規定收取旅行社門票,而是私下收取回扣等。


根據政府的政策騙取補貼,例如:寺廟腐敗案件、貪污窮人撫恤金、循環基金資金,如教育部協瑪基金貪污案件、各類合作社及貸款基金腐敗案件等。這種貪污腐敗現象很常見,每起案件的價值從數千銖至數億銖。

 

2、敲詐民眾,如納貢、撤訴遊說費等


第一部分來自非正規經濟(Illegal Economy)賄賂和貢品,包括彩票、權色、軍火貿易、非法勞工、毒品和賭場,估計這些黑生意的總價值占GDP8-13%,或每年1.7兆銖;如果只是粗略計算,對各級官員的賄賂僅以5%的比例計算,每年的賄賂金額就已高達850億銖。


第二部分是家庭賄賂或民眾行賄。當民眾去政府部門辦事時必須付費,以進行合法交易、發出通知或使用法律服務的權利,這可能是因為民眾被敲詐或自己願意付錢,以換取便利、加快時間、減少手續、減少文書工作,每年價值至少為50億銖。


例如,土地局、縣區辦事處、街道行政機構、市政府、警察局、海關、稅務、學校等,相信實際數字要高得多。但那些向調查部門提供資訊的人可能會因為擔心洩露而受到傷害而隱瞞資訊,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工業企業聯繫政府部門的案件。


此外,還有企業為了生存或獲得運營優勢,必須支付的賄賂和貢品,這些賄賂和貢品的支付者包括誠信經營和非法經營的企業,例如:卡車、貨車、旅遊巴士、娛樂場所的納貢;以及為獲得政府許可的行賄,例如:擴建或建造房屋、開設營業場所、商店、工廠、娛樂場所、酒店、公寓、超市及進出口產品等。


這與看不見、無法察覺的費用類似,這是民眾在政府部門場所以外必須支付的賄賂,可能是因為行賄者確實犯了罪並受到騷擾,例如:向交警、市政當局、雇主付款,或外國勞工必須向勞工部門官員或警察付款等。


這類「罪惡金額」總值超過1000億銖,雖然這些錢是從民眾的口袋裡掏出來的,但最終將會給國家帶來不利影響。那些沒有關係的人、老實直率的人,當然受苦最深的還是「窮苦老百姓們」。

 

3、官員之間的行賄


這是政府官員本身之間的賄賂和遊說費。與其他腐敗類型相比,雖然支付的費用不是很高,但卻是非常重要和危險的,因為這是導致政府官員千方百計尋找人脈和金錢來登上仕途的根源。


最常見的是職位交易,這在福利高的部門比較常見,支付的價格取決於該職位能賺多少錢。遭投訴的部門很多,如交通、警察、內政部、工業、農業、自然資源、海關廳、土地局、陸路運輸廳、國道廳、鄉村國道廳、水利廳部、畜牧發展廳等。


此外,還包括其他形式的行賄干預,例如:法院和解遊說費用、由第2類賄賂產生的等級份額資金、向地方行政組織有權者支付遊說費用等。

 

4、國家用於預防及制止腐敗的經費


政府每年預防和制止腐敗的成本非常高。去年,國家反腐敗委員會辦公室、政府部門反腐敗委員會辦公室及國家審計辦公室的預算為58.48億銖,人員總數超過7578人。


瑪納博士表示,每年因貪腐造成的損失約為5000億銖。這還不包括侵蝕泰國社會造成的間接損失,例如:投資者因擔心政府猶豫不決而撤離、商業成本增加和不確定性導致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民眾以昂貴的價格或質量欠佳的方式使用政府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政府必須花費大量稅收來解決無窮無盡的問題,例如:南部3府問題、毒品蔓延、低品質教育、人口販賣、詐騙集團、學生奶等;政府工作人員的小腐小貪現象很常見,但由於重大腐敗行為而造成巨大損害的,始終有政客參與其中。因此,如果看到政府人員假裝對腐敗事件一無所知,請不要感到驚訝。」瑪納博士表示。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6 3 1 9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