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夾擠症候群」誤為五十肩
读新闻
肩夾擠症候群患者在手部向外展60度至120度之間會疼痛,但避開這些角度後就不會疼痛。 抓癢測試,若有肩夾擠症狀者,手無法碰觸到肩胛的上緣或下緣。(圖/翁瑞陽提供) ●50歲從事木工業的王先生,近年因建案激增,工作強度及時間明顯增加,去年開始覺得右上臂特別容易痠痛,長時間勞動後手臂上舉受限。最近三個月狀況愈發嚴重,影響工作,他擔心得了「五十肩」而求診。醫師表示,其實這是「肩夾擠症候群」,多與過度重複勞動、造成肩鎖關節結構異常有關。 台灣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翁瑞陽發現王先生「抓癢測試」時手勉強能摸到對側後背肩胛上緣,但要摸到下緣就很困難。「空罐測試」時肩胛上方的棘上肌明顯疼痛,雙手上舉時大約過60度左右會感受阻力,但舉過110度後就逐漸正常,診斷是肩夾擠症候群。 翁瑞陽說,肩膀疼痛或活動限制時,許多人會以為自己有五十肩,其實肩夾擠症候群的機率更高。一般會以作投降姿勢做為檢測,若手忍痛也無法舉到耳朵的高度才可能是五十肩。 而王先生雙肩呈圓肩,右側尤其明顯,試著向後扳動時有明顯阻力感,觸診發現肩三角肌有明顯條鎖狀,按壓胸大肌、棘上肌及斜方肌都會痠痛。翁瑞陽表示,經針灸肩髃穴、肩中俞穴、雲門穴與巨骨穴治療,配合阿是穴處理局部筋結,治療後疼痛即有緩解。 患者一周三次治療,配合復健,持續治療一個多月後,肩膀大致可正常活動。 翁瑞陽表示,肩夾擠症候群是肩胛骨或肩膀周圍組織異常,致肩峰下間隙變窄,肌腱、關節囊摩擦造成局部發炎腫脹所致,往往出現局部疼痛與手臂活動受限。針灸可解除周邊肌肉緊繃,並鬆解局部沾黏,配合中醫傷科及復健鍛鍊手法,協調肩周圍肌群,肩關節才能回復健康。(周宗禎) |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6 3 5 0 5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