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吃止痛藥 恐腎衰竭

亂吃止痛藥 恐腎衰竭

读新闻
●頭痛、牙痛、生理痛、肌肉拉傷、關節疼痛等,許多人為了止痛,會自行買藥。醫師提醒,長期不當服用止痛藥,恐發生腎衰竭,建議依指示用藥,避免過量。
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暨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說,過量或長期使用止痛藥確實會對腎臟造成損害,不同類型的止痛藥對腎臟影響程度不同,例如部分藥物抑制前列腺素,使腎臟血管收縮,增加腎臟負擔,有些止痛藥雖然比較不傷胃,卻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李孟鴻表示,止痛藥可分成四類,分別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鴉片類藥物(Opioids)、COX-2抑制劑。
1.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
NSAIDs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減少炎症和疼痛,前列腺素在維持腎臟血流中扮演重要角色,血流減少會導致腎臟灌注不足。
風險:長期或高劑量使用NSAIDs會減少腎血流量,導致腎灌流減少,並可能引起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和急性腎功能衰竭;一般健康人短期使用大多沒問題,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腎乳頭壞死和慢性腎衰竭。
建議: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NSAIDs,這類藥物對腎臟的影響最為顯著,應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不宜長期使用。
2.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主要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前列腺素合成來減少疼痛和發熱,過量使用時會增加代謝負擔,導致器官損傷。
風險:相對於NSAIDs,乙醯胺酚對腎臟影響較小,但過量使用仍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乙醯胺酚經由肝臟代謝,過量使用主要會引起肝毒性,造成急性肝臟衰竭。
建議:相對安全,但別超過服用劑量。
3.鴉片類藥物(Opioids)
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特定受體產生作用,改變對疼痛的感覺。
風險:臨床上最常用於強效止痛的止痛藥,例如嗎啡;鴉片類藥物不會直接損害腎臟,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其他副作用,如耐藥性及成癮,間接影響腎臟健康。某些鴉片類藥物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會造成代謝減慢,增加毒性風險。
建議:這類藥物需嚴格按照醫師指示使用,避免成癮和其他副作用。
4.COX-2抑制劑
選擇性抑制COX-2酶,減少炎症和疼痛,但對腎臟血流量的影響仍需謹慎考慮。
風險:這類藥物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少,但仍可能對腎臟造成影響,特別是在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時。
建議:需定期監測,使用任何止痛藥時,尤其是對已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腎功能和其他相關指標。(廖靜清)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6 3 5 7 2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