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杯盛熱飲 PE膜釋出化學物質 雖不具毒性 自備容器更安全

紙杯盛熱飲 PE膜釋出化學物質 雖不具毒性 自備容器更安全

读新闻

紙杯盛熱飲 PE膜釋出化學物質 雖不具毒性 自備容器更安全

紙杯有一層PE(聚乙烯)材質的「膜」,盛裝過熱液體,會釋放出化學物質。(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冬天來一杯熱飲可以暖心暖胃,但塑膠杯或紙杯遇熱可能釋出有害物質危害健康。
聚乙烯PE遇過熱液體 會溶出化學物質
買熱飲通常用紙杯盛裝,上面再封上一層塑膠封膜以防洩漏。台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表示,紙本身「不防水」,若要盛裝液體就得「加一層膜」,那層膜就屬於PE(聚乙烯)材質,若遇到過熱的液體多少會釋放化學物質,最好能夠自行攜帶杯具盛裝。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手搖紙杯或是其他熱飲紙杯使用PE(聚乙烯),多是LDPE(低密度聚乙烯),也常見於塑膠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等,飲料杯上的封膜也同樣是PE塑膠,耐熱70至90℃。雖說聚乙烯化學結構上對人體健康並未有太大影響,但若是盛裝太高溫的液體就容易融化,無法達到防水效果,建議若要購買熱飲,可自備玻璃器皿盛裝。
PVC材質超出耐熱溫度 易釋出塑化劑
超市內販售的許多商品也都使用塑膠容器,例如布丁盒、豆漿瓶等,使用的則是PP(聚丙烯)。顏宗海說,聚丙烯耐碰撞、耐高溫,耐熱溫度100至140℃,丙烯本身沒有毒性,但超出耐熱溫度也會釋放出丙烯,間接接觸到食物。
最需要注意的是PVC(聚氯乙烯),顏宗海說,PVC常用於保鮮膜、雞蛋盒、調味罐中,耐受溫度僅60至80℃,雖然可塑性高,可是一旦超出耐熱溫度,就會釋放出對人體有毒的塑化劑。
保麗龍耐熱度不佳 會釋出神經毒性
同樣具毒性的還有「保麗龍」,過去部分手搖杯使用保麗龍材質的杯子,許多日本知名泡麵杯也都採用保麗龍。顏宗海指出,保麗龍的化學結構為許多苯乙烯聚集而成的「聚苯乙烯(PS)」,本身就是有毒性的化學元素。其耐熱僅70至90℃,若要泡泡麵,水的沸點是100度,一旦沖入熱水,難免有毒性釋出;苯乙烯的神經毒性,會造成頭暈、疼痛及手麻、手腳無力等神經系統影響。
雙酚A不耐酸、鹼、高溫 常用於塑膠水壺
至於雙酚A主要用於聚碳酸酯(PC)製品,如塑膠水壺、奶瓶,以及罐頭食品的內襯鍍膜中,正常使用的狀態下不會溶出,除非在酸性、鹼性以及高溫的環境下,才會溶出毒性。
顏宗海說,雙酚A確實具有毒性,有輕微的女性荷爾蒙作用,研究發現長期接觸將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胰島素抗性、生殖障礙、慢性腎病、肝臟疾病,以及胎兒缺陷或導致孩童輕微智能障礙。但雙酚A在人體內的半衰期6小時,且不會累積。平時正確使用運動水瓶,不要超過120至130℃,基本上不會有過高的暴露量。
美耐皿含三聚氰胺 避免高溫暴露
顏宗海提醒,某些攤販或餐廳常用的「美耐皿」餐具,其耐熱溫度110至130℃之間,由於當中含有「三聚氰胺」,暴露過多有腎結石風險。建議吃火鍋時,筷子若是美耐皿材質,避免直接夾取鍋內高溫食物,也不宜將美耐皿餐具放入微波爐、電鍋等高溫環境中加熱食物。(鄒尚謙)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6 5 7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