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求醫 前幾次密集回診 留意第1至3次大發作

憂鬱求醫 前幾次密集回診 留意第1至3次大發作

读新闻

憂鬱求醫 前幾次密集回診 留意第1至3次大發作

當憂鬱找上門,醫師建議,前幾次治療建議密集就醫,也要留意第一至三次的大發作,否則很可能會演變為難治型憂鬱症。(圖/123RF)

●憂鬱和焦慮像是兩個互相連動的齒輪,當人體處在緊繃狀態,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後續可能就會出現無法放鬆、坐立不安、喘不過氣、心悸、腸胃道症狀等。
如果症狀多、持續時間長、影響到生活,就要尋求醫療協助。醫師會在診斷過程中,給予輕度的心理治療,藥物則偏向臨床輔助治療。醫師建議,前幾次治療建議密集就醫,也要留意第一至三次的大發作,否則很可能會演變為難治型憂鬱症。
是否用藥 須視症狀而定
對於有憂鬱或焦慮情形的患者,該使用藥物或認知治療?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及腦科學研究教授李正達說,臨床上需要檢視症狀的強烈度,是否到達「疾病」的程度。
李正達表示,如果病人在就診的當下,已經出現猶豫、焦慮、吃不下或睡不著,甚至死亡念頭等;如果非藥物治療有限,可能就會同時運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
李正達指出,現階段的主線用藥,常見的有抗憂鬱劑,增強血清素或正腎上腺素的藥物;針對急性症狀,如焦慮、失眠、緊張、自律神經失調等,臨床上可能會運用一些鎮靜安眠藥,達到症狀緩解。
這些屬於比較基礎的一般臨床用藥,李正達說,如果病人的症狀相對更頑固、更難治療,可能就會運用其他類別的藥物加強治療,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劑量較低。一般來說,都能夠增強抗鬱劑在抗憂鬱焦慮方面的效果。
症狀較輕 認知行為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也會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李正達表示,主要是用在症狀不那麼嚴重的個案。當人在面對強大的壓力源時,對壓力的感受本來就會增加,伴隨的就是憂鬱、焦慮的情形。如果有機會了解個案到底受到什麼樣的心理社會壓力影響,以及個案的應對、思維等,或許就有機會從中給予指導和心理治療。
李正達以工作上的壓力為例,當上司交付一個難以解決的新任務,有些人就會覺得完蛋了、一定沒有辦法達成,接著馬上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才沒辦法完成,也就是把事情「嚴重災難化」,或者有點以偏概全,例如當天沒辦法做完,就覺得這輩子沒有辦法做完,沒有辦法看到事情的全貌。
「我們遇到這種個案,就是想辦法跟他『夥伴化』。」李正達說,也就是讓患者知道自己是有人陪的,並從討論中找出新的解決策略。對於以偏概全的情形,就會協助將事件拆解、階段性完成。
正念模式 摒除外物干擾
其餘非藥物的方法,李正達提到,也可以使用「正念」的模式,暫時讓自己不要把思緒聚焦在外界干擾的事物上,而是完全聚焦在內在的狀態,例如把右前臂慢慢用力,再慢慢放鬆,感受自己肌肉的張力,也可以慢慢吸氣和吐氣,將思緒從外界移到自己的內在。
腦神經刺激 進一步治療 
李正達表示,如果患者已經遵照醫師開立的處方與療程,服用抗鬱劑等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覺得效果不理想,情緒十分低落,就可以尋求醫師進一步協助,執行腦神經刺激治療。
他表示,目前有經顱微電流刺激(CES)和重覆透顱磁刺激(rTMS)等,最短療程需要三星期。
李正達建議,因為有些人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到每天都度日如年的程度了,前幾次治療,最好能夠密集就醫,例如一個禮拜就醫一次。
李正達表示,如果調整後控制得好、已經有進步的空間,漸漸地就可以調整為二、三周,甚至一個月回診一次。
李正達說,只要穩定治療,建議大概半年回診一次,在狀況穩定之後,就可考慮使用比較低的劑量,主要是為了避免復發,因為半年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很穩定的狀態,但如果患者處在高壓生活環境,本身又容易焦慮,就會建議再追蹤久一點。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6 0 0 3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