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批時政? 財新社論上線1天下架

暗批時政? 財新社論上線1天下架

读新闻
中國「財新周刊」25日刊出題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社論,文章被認為在暗批中國時政引起熱議,導致該文上線僅一天便遭下架。分析指出,這篇社論上架下架,顯示黨內對習近平的不滿愈來愈公開化,也折射黨內鬥爭白熱化。

社論稱,「1978年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將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掀起了改革開放序幕」。社論指出,「文革期間,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官方卻仍堅稱『形勢大好』…,實則民生凋敝、貧窮落後。」「知恥近乎勇。唯有靠實事求是, 中國才能跳出『絕對貧困陷阱』」。泰國世界日報系聯合報指出,這些內容被認為是「曲筆」暗批中國當今現況。

社論表示,近幾年,「收縮性政策的背後,存在著一套背離實事求是路線的治理邏輯和行為方式」。社論並呼籲北京當局,準確評估自身力量,勇敢調整對外政策。

美國之音報導,「財新」社論重溫45年前中共改革開放之初,強調的實事求是精神,將中國當前的經濟困難、國際孤立和自我粉飾與文革後期相提並論;素有改革派最後陣地之稱的「財新」及其背後殘餘的改革派力量發出如此信號,可能開啟中共內部新的分化,即求是派和復闢派的對立。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表示,習近平當前走毛的路線,以致內外交困,經濟面臨崩盤,「文章說要重溫鄧小平的路線,正是衝著習近平作為而來」。媒體分析,毛澤東130歲冥誕,北京高調讚毛,在習近平決心走毛澤東路線時,財新發文挑戰,是黨內反習勢力對習近平不滿公開化的標誌,也顯示中共黨內的兩條路線鬥爭白熱化和公開化。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5 4 5 2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