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將訓練40萬民力 投全社會防衛
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賴清德總統昨天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會中簡報指出,未來預計培訓40萬可恃民力。賴總統說,全社會防衛韌性目標之一就是「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由賴總統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分別是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與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這次委員會聚焦民力、物資、能源、醫療、資通五大主軸,賴總統高度重視未來的驗證與落實。府院人士說,台灣位處第一島鏈戰略位置,頻繁受到灰色地帶、認知作戰、區域衝突等侵擾,台灣社會能否有備無患,將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點目標與驗證關鍵。 國安人士表示,相關機制是當前各民主國家的重要治理主題之一,台灣的起步相對較晚,「美方確實對此十分重視」。例如AIT處長谷立言上任後曾提及很高興看到台灣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也讚賞賴總統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這是台灣加強政府、私部門和民間社會間的協調,為增強台灣韌性所跨出的一大步。 近年美方對台灣的國安與軍事政策的「期待」,除延長兵役、軍武可能的合作生產,也包括如何提升台灣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這也是民進黨政府規畫相關政策的主因。 賴總統開場致詞表示,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政府盤點了公私部門資源,為提升社會韌性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在政府要進一步從「盤點」到「驗證」。 歷經近4小時會議,賴總統在結論時表示,政府設立總目標,在國家面臨災難或緊急狀況時,要能做到維持政府及社會民生核心功能持續運作,以及在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他提醒,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的推動,需獲得全國人民共識及足夠的支持。 針對防衛韌性委員會的階段性目標,賴總統表示,今年12月的第二次會議進行桌上兵推;明年3月的第三次會議將舉行一次以上的地方小規模演練;明年6月的第四次會議,將會銜接漢光演習進行前導演練。他強調,凡是觸及社會與民眾,都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範圍,務必走向地方,進行無劇本、小規模的演練。 徐斯儉指出,各國同時面臨傳統及非傳統的安全威脅,範圍不只局部而是全面,時間也非一次性的,全社會防衛韌性與一般天然災害的救災不同,全社會的概念是要「自己救自己,自己保護自己」。 總統府首場「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26日登場,由賴清德總統(右四)擔任召集人,聚焦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等五大主軸。圖/總統府提供 |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6 8 6 9 9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