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公司元旦掛牌 面臨3挑戰

台鐵公司元旦掛牌 面臨3挑戰

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兩年多前,蔡英文總統在太魯閣號事故後宣示改革台鐵,要讓民眾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促使歷經兩次重大事故的台鐵局卸下百年招牌,明年元旦即將改制為台鐵公司。但專家分析,台鐵公司政策不明,一開張就面臨人力不足、凍漲28年的票價是否「解凍」與安全文化難落實等3大挑戰,不看好台鐵公司可徹底改革。
台北車站東二門,「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仍掛在門楣,內部卻已重新裝潢,將迎接2003年就已規畫,卻拖了20年才改制的「國營台鐵公司」。只是台鐵「門面」翻新,台鐵董事長卻仍由現任局長杜微接任,總經理則是現任副局長馮輝昇,被批評「不換湯也不換藥」,難展現反映改革決心。
交通部前部長、外部監督台鐵安全改革委員會召集人賀陳旦語重心長地說,政府把公司化當成重大事故後,回應家屬、社會的方式,卻僅有「政治性意義」,不見清晰、明確的「政策性規畫」;外界仍不清楚應轉型為競爭型公司的台鐵,改制後的運輸、旅客服務、票價調漲及人力組織制度等政策,發展藍圖模糊。
台鐵公司面臨的第一個挑戰為嚴重的「人力缺口」。公司成立起6個月內,自願離退者可領最高7個月月薪,台鐵企業工會推估掛牌後約有2000至3000人退離,杜微雖稱寬估人力缺口最多1300人,但已申請退離行車關鍵人力卻占一成,恐是重大安全風險,也衝擊掛牌後的總統大選、春節疏運。
不具名員工擔憂說,台鐵的招募人才策略不明,常把不必要人力擺在不對的位置,難展現競爭力。賀陳旦強調,建立賞罰分明、就事論事的制度,是台鐵轉型最核心的關鍵,否則難以讓員工產生努力動力。
交通部長王國材雖多次稱台鐵每塊地都是「金雞母」,預估2027年可轉虧為盈,但台鐵票價凍漲28年,他仍不願碰觸漲票價議題,要待未來台鐵董事會討論。替台鐵進行票價研議專案的陽明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就示警,台鐵「開一班賠一班」,掛牌之後一定得要調漲票價,否則難永續經營。
長期觀察台鐵發展的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特聘教授林淑馨提醒,若不改革財務和人力結構,加上政府獨資、票價調漲須經交通部同意,台鐵仍缺乏自主性,持續受政治干預,企業文化難以改革下,自然不易破釜沉舟地創造更安全的行車環境。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6 3 1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