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三黨拚大選 棄保成焦點

《社論》三黨拚大選 棄保成焦點

读新闻
在君悅飯店藍白合談判破局後,台灣總統大選確定為三黨相爭。民眾黨柯文哲選擇了吳欣盈搭檔,國民黨侯友宜邀了趙少康為副手,挑戰最先完成登記的賴蕭配。鴻海郭台銘在最後一天發表了退選聲明,要支持能完成政權輪替的最強戰隊,也成為柯侯喊話搶票的對象。
郭台銘當初先參與國民黨初選,後自行爭取連署,從頭到尾都是因為他對國民黨新仇舊恨氣不過,而柯文哲也利用郭董力量,柯郭一直在扮演相㩦相挺,最大的作用就是拖住國民黨侯友宜的支持率。所謂在野大聯盟的策略,也就是柯郭想藉合作態勢,逼侯就範,讓民眾黨有依託國民黨的「上市」機會。
這也是何以柯文哲一度簽下了「藍白合六點盟約」的前因,柯文哲從來沒有放棄過要利用藍軍組織力量,為民眾黨博取最大利益。不料盟約簽定,黨內大反彈,黨內民調甚至有流失兩成支持率的崩盤傾向,讓柯不惜毀約也得上演「藍白拖」的戲碼,不願背負破局罪名,又不肯放棄搶大位機會,聲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是不肯和國民黨做履約的搭配。
最妙的是,柯文哲還連六天,天天造訪郭台銘,柯郭想利用藍白合的期待套住侯友宜,千方百計要和侯「三方對談」,硬扣上「柯侯配」設計;但侯友宜哪會輕易上當,君悅飯店堅持「公開會談」就是要堵住柯郭的設計,但彼此互信這麼低,藍白合早已實質破局,只是要如何收場,如何讓對方承擔破局罪名,才是藍白較勁的目標。
在柯文哲的盤算裡,民眾黨最缺的組織和資源,可以藉郭台銘和地方派系結合,動員力量補足,接收近一成的票源,來大勝侯。殊不知在國民黨堅壁清野戰術下,地方派系早已歸隊,郭台銘只有靠金錢動員的散兵遊勇,還面臨各地司法系統調查,再加上對岸向富士康查稅動作,郭台銘早已失去挑戰的底氣,更難對柯有實益。
另一方面,在藍白合談判過程中,柯文哲對藍營百般羞辱的談話,反而激起藍營支持者的戰鬥意志,寧願「走自己的路」,也不想讓小黨「吃人夠夠」的欺負,原本還有意藉藍白合壯大聲勢的藍營立委候選人,甚至要與白切割,以穩住自己票源,藍營「寧戰不合靠自己」的鬥志興起,也讓侯有戳破柯政治陰謀底氣,在君悅飯店屢掀柯文哲底,甚至當場翻桌,卻仍有「等柯到最後一分鐘」的姿態,讓柯擔負破局的全盤責任。
國民黨的算盤是,趙少康在北部有戰鬥藍衝票實力,侯友宜在南部有本土藍動員的機會,只要藍營維持北部和中部勝出,不讓綠營在南部有大勝局面,未嘗沒有和賴蕭一搏的機會。更關鍵的是,國民黨即使不能在總統大選勝出,也要藉地方首長的組織動員力量,保住立委選戰的優勢,只要能掌握國會優勢,改變當前民進黨行政、立法全抓的劣勢,也能改變國民黨當前任人宰割的命運。
一向靠三角督在選戰中謀利的柯文哲,也想在總統大選中重演台北市長選舉的歷史。然而,柯文哲第一次當選靠綠挺,第二次險勝也靠綠營棄保,但如今被民進黨視為「叛徒」,轉而想靠藍營翻身,藍軍本來因藍白合期待,而對柯百般容忍,卻有遭柯出賣的感受,讓柯圖謀藍票的算計受挫,更需要實質奧援以參與選戰,吳欣盈的出線正說明民眾黨的窘迫。
國民黨重用趙少康,是要藉趙以策動藍綠「戰爭與和平」對決態勢,不論韓國瑜或趙少康都有這種穩住藍軍、挑戰台獨的動員力,當藍綠主權意識對決奏效,想走中間路線的民眾黨反而有被邊緣化的危機,趙少康就說,只要讓柯在20%以下,藍就有贏的機會,趙少康沒說的是,選戰只要對決成形,落後的就會成為選民棄保對象,如果像藍營所說,真有六成期待政黨輪替,那這六成票的走向將是藍白爭票的關鍵對象。
在野對藍白合的期待,就是穩住這六成支持率的領先,當藍白合破局,就是藍白誰能先搶出頭,壓低對手,讓支持者對選勝有期待,發揮棄保的作用,有地方首長組織實力的國民黨,就會比缺人動員的民眾黨要有利的多。正如柯文哲所說的,台灣選舉充滿驚奇,未來兩個月還有許多變化可能,領先的賴清德不敢大意「躺著選」,侯柯都說有必勝信心,這場選舉將再次改寫各政黨命運,三黨都有輸不得的壓力,這場戰役票票必爭,激烈程度將遠勝以往。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3 7 6 1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