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扭曲的金牌情結 考驗美中選手觀眾
读新闻
所有國家的人民都愛國,都將奧運獎牌視為國家榮譽重大象徵。不同的是,中共的愛國教育塑造出國人玻璃心,不正常的金牌情結,帶給運動員壓力山大,因失誤而丟失金牌的運動員須向國人再三道歉,忍受網暴,成為恥辱標記,中國人的金牌情結已到病態地步,成了畸型愛國教育下的反常現象。 奧運前兩天,中國男子體操隊新手蘇煒德在團體賽單槓兩次失誤,中國隊反被日本隊超過,從穩獲金牌變為只拿銀牌,賽後大批網民到蘇偉德的微博辱罵他是漢奸、國賊,導致微博不得不屏蔽評論,有民眾用陰謀論指控他是日本的臥底,竟獲大量點讚;有人直接要求他退役,還有人惡毒暗示他應該去跳河自殺。 此事讓人聯想三年前東京奧運,美國女子體操團體賽領軍的拜爾斯(Simone Biles)身體沒受傷,卻因心理因素臨時決定退賽,導致美國隊痛失金牌,只獲銀牌。美國雖然也有不少人躲在鍵盤後面惡言批評她退賽的決定,但也有不少人接受和尊重。 今年拜爾斯捲土重來,帶領美國隊重奪團體賽金牌,她也得到個人項目三面金牌,個人累積已獲七面奧運金牌,鼓舞了很多人。有人感慨,中國失金的選手被咒罵該去自殺,畸型愛國教育使戰狼和小粉紅當道,失去同情心和同理心,兩國人民素質似隔了一個太平洋。 中共仿效蘇聯舉國體制,從小選拔優秀苗子在特定學校施以專門訓練。國乒選手王楚欽接受CCTV採訪透露,為了巴黎奧運金牌,兩年來他的訓練量朝6晚10。中國運動員集中魔鬼式訓練,除了體力和意志的折磨,揹負國家使命與外界和家人隔絕,甚至一年才放一次假回家探親,違背人性倫常,運動員少有樂趣,目標只有金牌,連得銀牌、銅牌都可能被鄙視。 這種思維造就中國只有得金牌才是榮耀,不像美歐都以金銀銅總獎牌作標準。巴黎奧運前段,中國跳水、桌球、羽球、游泳斬獲較豐,金牌數領先美國,中國人洋洋自得;但美國所有媒體都以總獎牌數排名,始終領先中國,奧運後段田徑項目登場,美國金牌數、總獎牌數都超越中國,才平息誰是第一之爭。 十多年前,新華社旗下「瞭望東方周刊」報導,中國每塊奧運金牌成本達6億人民幣,以今天幣值算,每枚金牌代價可能已逾10億人民幣,但贏得金牌卻未必贏得外人佩服尊重。今年奧運多位中國運動員公開抱怨,歐美同業在賽場拒打招呼、賽後拒握手,由於地緣政治競爭、中國被查出用禁藥案例最多,外國普遍對中國運動員戴有色眼鏡看,中國在運動場上也遭遇孤立和冷遇。 中俄運動員近年屢被查出用禁藥,俄羅斯被取消參賽資格。中國抱怨美歐選手同樣用禁藥,但國際運動聯盟檢驗不公,專挑中國隊檢驗。中國游泳選手今年成績下滑,怪罪短短數天就被要求檢驗十多次,既干擾訓練,也影響選手心理和比賽成績,完全是西方的偏見歧視作祟。但之前游泳選手孫揚禁藥醜聞、中國隊前科累累,不是用食物被禁藥汙染就能搪塞,也無法洗刷用藥惡名。 美中訓練體制不同,美國奧運選手完全由家庭、學校或各類田徑俱樂部培養,美國各級學校運動團隊眾多、社區各種球場林立、比賽頻繁,體育紮根基層,與民眾生活融為一體,每屆奧運開賽前約五個月才開始選拔,選手集訓期極短,照樣能執全球運動牛耳。對照中國只培養精英運動員天差地別,誰是真正體育強國,不辯自明。 不少華人認為,中國用舉國體制參加奧運和國際比賽近半世紀,該改弦易轍了,想藉奧運獎牌顯示國力,用金錢堆砌、扭曲人性的訓練和宣傳,就像靠吹噓東升西降麻痺民眾,反而使中國在國際間愈來愈像神學士、俄羅斯或北韓,選手受冷遇、獎牌數未必能提升中國形象,都讓人看到中國必須轉型的契機。 |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6 6 3 0 8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