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帕金森症 別因憂鬱放棄 雖無法痊癒 但能延緩病程發展

治帕金森症 別因憂鬱放棄 雖無法痊癒 但能延緩病程發展

读新闻

治帕金森症 別因憂鬱放棄 雖無法痊癒 但能延緩病程發展

若罹患帕金森病不應放棄治療,仍有機會保留與過去無異的生活;圖為示意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吃了藥後惡心又暈眩,好難受!」「每天藥吃一大把又沒辦法痊癒,乾脆不要治了。」近日可見知名個案分享自身罹患帕金森病困境,也是不少帕金森病友常見的困擾,常使病友燃起放棄治療的念頭。醫師表示,帕金森病的治療目的並非治癒,而是透過積極、規律地服用藥物,配合運動、社交等,盡可能延緩病程發展,保留與過去無異的生活,最長可達10到20年,鼓勵病友切勿放棄任何希望。
帕金森病是多巴胺分泌不足的退化性神經疾病,症狀包含手抖、關節僵硬、小碎步、行動遲緩等動作障礙及憂鬱、便祕、嗅覺異常、情緒低落、睡眠困擾等非動作障礙。台灣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慧琦說,常見許多病人在確診後才認識到帕金森病無法治癒、吃藥後副作用很痛苦、出現嚴重低落或憂鬱等3個狀況,重挫繼續接受治療的意願,建議出現這些狀況時,應趕緊尋找主治醫師協助改善。
林慧琦強調,帕金森病主要透過藥物治療,依照嚴重程度、年紀、認知功能,所需的治療藥物而有所不同。症狀較嚴重的帕金森病患,主要使用的藥物大致分左旋多巴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兩種。
70歲以上建議使用藥效較強的左旋多巴,在腦內直接轉換成多巴胺填補。70歲以下的病人則建議優先使用藥效較弱的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治療,會促進腦內多巴胺分泌,進行一連串訊息傳遞,避免出現手腳不自主抖動的異動症肢體,或突然無法動彈的「斷電」現象。
林慧琦分享,一位40歲竹科工程師病人,做實驗時身體右側的手腳不自主地抖動,好在自身警覺心強,發現時僅第一期,每天早、晚吃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目前仍穩定在原先的工作軌道發展;另一名75歲伯伯被太太發現走路步伐變小、變慢且開車腳無力,確診時也是第一期,每天早、晚吃左旋多巴,至今病情穩定,「這樣的例子非常難得,因為通常長輩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等到就醫時,已經是第二、三期了。」
林慧琦表示,帕金森病的藥物須依病人狀況隨時調整,如果出現副作用,或感覺藥效減退,醫師會協助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並請病友兩周回診一次,追蹤確認狀況,穩定後則三個月回診一次。
「大部分病患出現動作障礙前,其實早就有非動作障礙,如悶悶不樂、撲克臉等,家人容易當成正常老化現象。」林慧琦說,儘管確診後,也常以為是罹病導致心情不佳,忽略可能是症狀而造成病情惡化,她建議病友每日記錄所有症狀和服藥後變化,回診時與醫師分享。林慧琦說:「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搭配運動和社交,就有機會延緩病程十幾年,保留正常生活與工作。」(周佩怡)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4 8 5 7 - 1 . h 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