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还没折腾够!

磁器口,还没折腾够!

缘起:西北汉子的普吉生意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磁器口火锅的创始人,其实是一个银川人。

闻智,一个祖籍河北,从小在宁夏银川土生土长的“西北大汉”。

在来到泰国之前,实际上他从没开过火锅店,甚至没有多少与“餐饮”相关的从业经历。

图片

2016年一次前往普吉岛的旅行后,这个热爱折腾的北方汉子,和无数在广袤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长大的北方人一样,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泰国。

于是,他突发奇想般地,计划在普吉岛开一家中餐馆,只是为了“制造一个合理的借口往泰国跑”

一开始,他甚至都没打算开火锅店,而是计划开一家兰州拉面。

泰国这个能把人热死的国家,能有人吃火锅吗?

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怀疑。

然而,在普吉岛的考察中,他来到了当地一家小型的“旋转火锅”。

泰国人在空调房里,围坐在一起打边炉的热情,让他深受震撼。

于是,一家中式麻辣火锅店,在普吉岛诞生,并成为了磁器口的直系前身。

图片

事实证明,“在泰国开火锅店”这个听上去匪夷所思的尝试,居然是成功的,众多中国游客和当地华人纷纷捧场,让火锅店门庭若市。

普吉的成功,让闻智深受鼓舞,于是他将这一成功复制到了另一个中国游客云集的城市——芭提雅。

情况,开始变得有些超出意料。

对磁器口火锅疯狂的食客,不仅是芭提雅的华人和游客。

一些住在曼谷的人,甚至会专程驱车上百公里,从曼谷大费周章地跑到芭提雅来,就为了磁器口这口欲罢不能的麻香。

如果直接在曼谷开一家店,那会怎么样呢?

图片

在经过了一番市场调查后,闻智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堪称石破天惊,即便是如今看来也相当违反直觉的决定。

在曼谷文化中心,开一家磁器口的“旗舰店”。

那个时候,正是泰国疫情的高峰。

整个国家的餐饮业,都在“不求富贵,但求自保”的生存线上挣扎,在这时候投资兴建一个规模宏大的中餐厅?

大多数旁观者都感到,这是天方夜谭。

图片

当年的老汉,每次路过还是一片被幕布围起来的工地时,同样也在心中感到深深的怀疑。

在这样的时间,做这样的事,真的不是一场有去无回的赌局吗?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几乎打了所有人的脸。

图片

走红:震动泰国的“降维冲击”

2021年,磁器口曼谷总店开业,并以奇迹般的速度一炮而红。

“当时曼谷总店一开张,那些老往芭提雅跑的朋友们就可以直接到文化中心了。”

“我们请了一些泰国美食博主来品尝,中国客户带着自己的泰国朋友来体验,泰国人自己在网上一发,口碑顿时就传开了。”

图片

在那时,磁器口没有替代的竞品。

曼谷的中式火锅店,都是小巷里简陋而狭小的苍蝇馆,口感固然参差不齐,体量和外形也无法提起泰国人的兴趣。

而磁器口,一上来就推到极致。

兴建了面积巨大的店面,使用当时的泰国还闻所未闻的国潮风装修,一下子超越了当时“中式火锅”所停留的次元,如同一次穿越式的降维打击。

泰国网红,美食博主们,或许不善于辨别火锅的正宗与否,但是他们知道,什么地方最出片。

图片

用了极短的时间,磁器口便成为了疫情时代泰国第一“重庆火锅网红店”。

每一天,从下午到深夜,磁器口门外都排着长长的车龙和人队,以至于需要泰国交警专门到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远远望去,像是一处遭到挤兑的银行,或者旧时代被围抢的米店。

图片

当然,始于颜值,终于内在,在华人聚居的辉煌,磁器口每天有一半以上的食客是中国侨民和游客。

严格的选材,精确的配比,让磁器口的食材和口感足以征服挑剔的本国顾客。

没过多久,整个曼谷的中国人都知道:去磁器口,绝不会踩坑。

图片

不知不觉中,“磁器口”三个字,在曼谷几乎成为了“中式麻辣火锅”的代名词。

中国游客,将这里作为一个“泰国美食景点”,专程前来打卡。

泰国人,则将这里当成一个“中国美食地标”。

对于这座城市的主客双方,磁器口都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公约数,请朋友到磁器口,成为了一种既有面子,又有乐趣的事。

那是中国美食,对泰国一次自信的展示;也是泰国人民,对当代中国一次全心全意的沉浸。

有什么文化交流,能比得上一起涮一次重庆火锅呢?

图片

秘诀:人才与食材背后的道路

磁器口的成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爽文。

火锅店,比拼的不仅是食材和装潢,比拼的更是人。

“最大的挑战,就是让泰国员工达到中国的行业要求——从随叫随到的基础服务,到热情周到的主动服务,再到包罗万有的‘变态服务’——想让泰国员工适应和达到这样的境界,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刚开始时,磁器口的泰国员工很不适应闻智的管理风格,别说“变态服务”,哪怕是让泰国员工多加班几个小时,都难如登天。

图片

于是,闻智只能多管齐下,像火锅中的彼此入味的食材一样,一点点地试图去改变彼此。

闻智为磁器口的员工们开出了这座城市最高的工资,重新调整了轮班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手把手地帮带。

既不强求,也不妥协,对于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人,也毫不犹豫地分手。

图片

终于,泰国员工开始在锻炼中成长,从不愿上夜班的佛系新手,成长为业务娴熟的专业人士,并从中诞生了第一批值得托付的骨干领班。

“当上领导之后,问题又出现了——泰国人实在太温柔、太善良,拉不下脸来批评和惩罚犯错的人,我们又要反复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才终于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图片

与服务同样重要的,是食材与配方。

火锅行业通常被当成“低门槛的餐饮业门类”,似乎不需要多少厨艺,只需要将切好的肉片,摆在一口加了辣椒的沸锅旁边。

而实际上,食材的新鲜,酱料的种类,底料的配比和制作,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磁器口在泰国爆火之后,将精力放在了供应链的“泰国本土化”建设之上,最终在泰国率先实现了食材与配料的本土化供应。

图片

如今的磁器口,不再是“菜市场—后厨—餐桌”的古老模式,而是一切都在专业的食材加工厂搞定,精心处理和打包后直接送往磁器口各个分店。主要配料和底料,也实现了在泰国本土的统一标准化生产。

因此,磁器口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能够为自家供应完全相同的菜品,甚至能够为泰国其他的火锅餐厅进行供货。

磁器口,不单单是用自家的成功,刺激了整个泰国麻辣火锅投资狂潮的兴起。

也用自己强大的本土供应体系,为这个新生的行业,提供了能够保障其高质量发展的后盾。

图片

扩张:每一座泰国城市都可以有一家磁器口

有了人气,有了团队,也有了加工厂。

万事俱备,接下来,便是令人炫目的繁衍和扩张。

从普吉店到辉煌店,磁器口用了5年。

2022年开始,磁器口突然开始开启下饺子模式。

水晶店、西康店相继开业。

2023年,朱拉店开业。

2024年,通罗店、邦纳店开业。

2025年,尖竹汶店开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磁器口开始出现爆炸式的扩张,分店以目不暇接的速度出现,迅速占据曼谷的每一个方位,并向外府延伸。

到2025年,磁器口在曼谷已有六家正在营业的分店,两家正在建设的分店,加上外府正在筹建的分店,全泰磁器口系店面阵容已经不下十家。

过去,你只需要说:“去磁器口约一个”

现在,你必须清晰地说明,自己所指的是“哪一个磁器口”

这三个字,不在特指某一家具体的餐厅。

而是指代着一个品牌。

一个正在急速扩张,像MK、星巴克、甚至肯德基一样,正在在泰国遍地开花的中式火锅第一品牌。

闻智,确实是一个爱折腾的人。

他并没有满足于一盏胜利的篝火,而是将这把火,迫不及待地引向一切尚未被点燃的远方。

图片

“有人会问,闻智,你这磁器口开分店的速度,会不会太快了?”

“我的回答是:我还后悔开得太慢了。要是更早一些开始扩张的布局,泰国麻辣火锅的市场格局就不是磁器口和谁的竞争,而是磁器口自家分店的内卷了……”

“泰国有多少家MK,那么也就能有多少家磁器口——”

“这么想,不过分吧?”

闻智往后一靠,摊开双手,露出一种近乎憨厚的笑容。

这就是磁器口的野望,旁人所认为的巅峰,对他只是一个的起点。

当你还在思考,“磁器口的神话能够维持多久”的时候,它的触角正在挺进曼谷,向遥远的泰北群山和呵叻高原挺近。

不久之后,在外府的尚泰商场里,将会诞生出磁器口更多的分号,直到这个名字真的成为“麻辣火锅”界的星巴克,在泰国人民的记忆中,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

图片

2025年3月末的午后,老汉结束了对闻智的专访。

理所当然,这场勉强可以被称为“专访”的闲聊,最后以一顿美味的重庆火锅(当然不能鸳鸯)作为收尾。

我坐在沿街的窗前,窗外是“我在曼谷很想你”的蓝色路牌,隔壁的房间里被开辟成了一个专门用于唱K的特种包厢。

从墙上的海报来看,唱歌唱赢的人,好像还会得到一份免费的和牛。

身旁,是好几桌客人。

人最多的一桌,是一桌跨越各个年龄段的闺蜜,中泰各半,一边往锅中添加着鸭肠和羊肉,一边用中文和泰语交流着关于火锅的知识,以及关于老公,关于生意的种种趣事。

有什么,比这样的文化交流,要更有效呢?

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捞起一片红色的肥牛。

那感觉,不能再好了。

图片

原文网址: h t t p s : / / w w w . t a i g u o . c o m / a r c h i v e s / 4 1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