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慢性病 定期量腰圍  飲食「三高一低」 早睡、多運動

減少慢性病 定期量腰圍  飲食「三高一低」 早睡、多運動

读新闻

減少慢性病 定期量腰圍  飲食「三高一低」 早睡、多運動減少慢性病 定期量腰圍  飲食「三高一低」 早睡、多運動

量腰圍(左圖,記者林澔一攝影)與168斷食法(加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都是減少慢性病的自我健管理法。

●日前台灣的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你離慢病有多遠?」網路調查發現,25-45歲青壯年中,六成有兩項不良習慣,二成五健檢不夠,半數沒有醫療保險;台灣國健署也指出,可能演變成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代謝症候群,罹患比率隨年齡增加。
腰圍反映內臟脂肪堆積狀況
台灣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表示,要減少慢性病發生,需要先自我健康管理,「腰圍」是最簡單能量測內臟脂肪的方式,飲食採「三高一低」,偶爾進行168斷食法,另外還有日行萬步及重訓、早睡早起等4大祕訣。
許惠恒說,BMI會因種族而異,但腰圍不受影響,最能反映內臟脂肪堆積狀況的關鍵,不論身形是梨型、泡芙型,只要沿著肋骨最下緣、骨盆最上緣的中間平行線,或以肚臍為基準繞一圈,便知道健康與否。
慢性病患 別隨便斷食減重
除了利用腰圍觀察肥胖情形,許惠恒還搭配「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的飲食原則,也跟上流行進行168斷食法,只吃午餐、晚餐,透過8小時進食、16小時禁食,減少熱量攝取總量。研究也證實,這種斷食法有助於減輕體重,但仍須攝取足夠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避免發生肌少症、骨質疏鬆。不過,若是慢性病患者,應該在醫療人員建議下實施。
健康生活的管理,運動是重要因素,很多人認為養成運動習慣很難,許惠恒的作法是每天把握時間日行萬步,訓練下肢肌肉、骨盆腔及平衡感,且每周2次重訓上半身作為加強;尤其重量訓練對於減少肌少症發生有一定幫助,中高齡長輩可以慢慢養成。若擔心外出運動可能遭遇危險,許惠恒建議,可改在室內多多走動,只是要穿上襪子及室內專用的運動鞋,以保護關節。
早睡減罹病機率 獲證實
早睡早起並不是口號式的提醒,而是有科學實證支持,當作息和體內的生理時鐘不一致時,就會提高罹患疾病的風險。許惠恒表示,晚睡晚起的人比較容易感到飢餓,進而攝取大量高熱量食物,體重有可能飆高;所以建議民眾最晚應在午夜12點前就寢,隔天早起還能先運動、規畫一天行程,減少罹患慢性病的機會。
此外,慢病之一的糖尿病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尿蛋白併發症等,堪稱疾病之母,突顯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近年出現貼在皮膚上的連續血糖監測儀器,每5分鐘顯示血糖相關數值,協助即時監測糖尿病患狀況,進而調整飲食、生活方式。許惠恒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及健康人都可以使用,因每個人對同一種食物的血糖反應不同,藉由這種監測方式,可以更精準制定個人化的生活指南,幫助大家活得更健康。(周佩怡)

代謝症候群5大指標
1.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
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 或舒張壓≧85mmHg
3.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

原文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u d n b k k . c o m / a r t i c l e - 3 5 5 6 4 5 - 1 . h t m l